第1129章 同人不同命
要說現在生產隊裡誰的日子最難過?秦老四父子倆再怎麼低調都得排前十。
按理說家裡兩個老爺們兒都是壯勞力,沒有吃閑飯的,怎麼過也不應該把日子過的吃了上頓沒下頓。
說來說去問題還是出在心不齊、彼此都有保留這點上。
親生父子應該是這世上最為彼此著想的人,可老秦家卻特立獨行。
當爹的沒爹樣,心虛,怕兒子不給自己養老,摳摳搜搜不肯拿錢出來,隻想著自己,不肯幫襯孩子的難處。
當兒子的也沒當兒子的樣兒,年輕時候犯錯,如今擺脫囹圄也不想著彌補,隻想儘快組成家庭,好一腳將老父親踹了,過自己的舒坦日子。
都隻想著自己,偏偏自己又沒本事隻靠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
你防著我,我防著你,同個屋檐下的兩顆心背道而馳,越離越遠,日子可不就過不去了。
尤其秦光宗還有雄心壯志,一心想著娶媳婦兒、生孩子,也不想想自己什麼條件。
他不敢走出家門,到外去尋營生,種田種地又不是立刻就能看見勞動成果的,借錢恐怕被隊長抓住發難,正急的抓耳撓腮。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眼前森林遼闊,是個天然的聚寶盆,要是能走運挖到人蔘、撿到靈芝,再不濟捉到野雞,那都是錢啊~
說幹就幹!一想到媳婦兒孩子熱炕頭,秦光宗渾身都是勁兒。
也不嫌累了,也不嫌苦了,也不嫌丟人了,挎著個籃子,手裡拿著鐮刀,跟在有經驗的社員屁股後頭就往山裡鑽。
山林的恩賜總是一視同仁的降臨在每一個捨得花時間和精力的人身上。
就連秦光宗這樣的門外漢也一樣。
他厚著臉皮跟著有趕山經驗的社員跑了幾天山,靈芝人蔘、野雞野豬一個也沒看見,倒是野菜野筍收穫不少,屋頂上都快曬不下了。
雖然和一開始的目標相差甚遠,可能有這些收穫,秦光宗心中也是驕傲的。
至少他走出家門,豐富了自家菜譜,並沒有虛度光陰。
自信心極速膨脹下,他相信隻要繼續積累經驗,撿到人蔘、靈芝隻是時間問題。
彷彿看到媳婦兒孩子在跟自己招手,嘗到甜頭的秦光宗膽子越來越大,漸漸往山頂的方向靠近。
與此同時,因為他積極的生活態度,老父親秦老四不知道是受到了感染,還是想要分一杯羹。
這幾天父子倆的關係明顯緩和不少,家裡的氣氛不再凝滯。
秦光宗辛苦一天趕山回來收穫的山貨隻需往牆根兒一放,不用多言語,第二天早上起來準被收拾的乾乾淨淨,鋪平晾曬著。
家裡就倆人兒,秦老四雖然沒說軟話,但他這樣做事,示好的意味明顯。
作為兒子的秦光宗心裡熱乎著,趕山的勁頭就更足了。
他不傻,知道一家人還是要有一家人的樣子,生活才能越過越好。
光靠他自己,一個人就一雙手,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二十二小時都在山上,想要攢夠錢娶上媳婦兒也是癡人說夢。
村裡最不缺的就是勤快的窮人。
隻有真正下過力,為生活所困的人才知道,勤勞緻富就是狗屁!
村裡但凡日子好過些的人戶,經歷大都相似,沒有一個靠著土地發家的。
他們要麼是一家人一條心往一個地方使勁,舉全家先幫老大結婚娶媳婦,然後再是老二、老三,每一個人都不能有私心,每一個人都要服從調度。
但凡有一個人心思不對,都做不成事。
另一種則是有先見之明、腦子活絡,從不局限自身的人。
這種人不是讀書出息,受國家供養;就是學了一門過硬的本事,旱澇保收,以此積累財富,一代更比一代強,三代之內必飛黃騰達,脫離農門。
可不管是哪一種,秦光宗都隻能幹看著流口水。
第一種不用說,在老秦家就不可能發生,他們隻要不幹自己人害自己人的事兒就算厚道了。
第二種嘛~也是沒那個福氣。
從小就缺乏主見,遇事總拿糊塗主意的秦老四好不容易攢點兒棺材本兒,全扔周偉珍那便宜兒子身上了,作為正經兒子的秦光宗是一分也沒享受到,想想就慪得慌。
這也是為什麼秦光宗十分仇視大毛二毛姐妹倆的原因。
雖然在這之前三人從來沒見過,但想到本該屬於自己娶媳婦兒的錢全花在她們親娘和親弟弟身上,保不齊這姐妹倆也嘗過甜頭,秦光宗那心裡就跟貓撓似的,難受的不得了。
本來對人家就有偏見,今天才上山又在山腳下碰上了姐妹倆,秦光宗心情不爽,臉一拉狠狠瞪著人家,直到把人家遠遠趕走他才心滿意足。
可不知道是不是幹缺德事惹得山神老爺不高興了。
這一天不同往日那樣運氣好,從山底到山腰埋頭苦尋三個小時,秦光宗硬是沒找到一片能吃的野菜葉子。
本來趕山這種事情嘛,實力佔一部分,運氣也佔一部分。
再有經驗的老獵人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己上山一定能找到好東西。
可連野菜、野筍都找不到就太倒黴了。
眼看要一天白乾,秦光宗本來心理素質就差,越走越煩躁。
他甚至開始遷怒別人,認為姐妹倆晦氣,連累了他,一路上嘴裡不乾不淨的罵著,臉色很不好看。
本來就是勞改犯刑滿釋放,還不知道心平氣和的過日子,做出這副樣子讓社員們見了誰不害怕?
大家不想惹事,一個個離秦光宗遠遠的,之前允許他遠遠跟著的幾個趕山小隊也默契的將他排擠在外。
連生活經驗都很欠缺的秦光宗之所以每次上山都能帶著山貨回家,本就是社員照顧他,允許他跟著自己一行人趕山的緣故。
如今大家瞧他死性不改,不願意接納他,他的趕山路一下子越級升到地獄難度。
連日以來的生活順遂,讓秦光宗都快忘了他和這些社員始終是不一樣的。
大家骨子裡對他的戒備和鄙視一直都在,從來沒有真正的接納過他。
意識到這一點,秦光宗並沒有失落,他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如今這種情況他隻感覺到怨恨難平。
正在他心緒翻湧,痛罵老天不公、鄉親無情時,秦小妹一行人帶著一背簍山貨,牽著威風凜凜的大狗出現在山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