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1961:分家後,我蓋房屯糧肉滿倉!

第一卷 第214章 東西賣不出去

  “同志,這鞋墊…吸汗不吸汗?”

  一個老太太顫巍巍地拿起一隻繡着喜鵲登梅的鞋墊,眯着眼湊近了聞了聞,一股淡淡的棉花味兒。

  金花趕緊上前一步,語氣熱絡:“吸汗!吸汗!咱這可是純棉花的,比供銷社那化纖的好多了,穿着舒服,還不捂腳!”

  老太太捏了捏鞋墊,又放下了:“看着是不錯,就是…有點厚啊,我那鞋小,塞進去就緊了。”

  金花心裡暗暗叫苦,這已經是她遇到的第十個嫌這嫌那的顧客了。

  她強打起精神:“不厚!不厚!這棉花都是手工彈的,蓬松着呢,您墊進去試試,保證舒服!”

  老太太搖搖頭,轉身走了。

  金花頹喪地坐回凳子上,看着面前堆積如山的棉絨制品,心裡像壓了一塊大石頭。

  李東生見狀,走過來安慰道:“别着急,這才第一天,慢慢來。”

  金花歎了口氣:“東生,你說咱們這…是不是定價太高了?”

  李東生沉吟片刻:“不至于,咱們的成本也不低,這價格已經很公道了。”

  他環顧四周,發現其他攤位的生意也都不怎麼好。

  “看來今年的行情不太好啊。”

  倉庫裡,小山似的棉絨制品堆積如山,散發着淡淡的棉絮味兒。

  李東生蹲在棉花堆裡,百無聊賴地揪着絨毛,嘴裡嘟囔着:“這玩意兒,還不如填炕燒了,好歹暖和!”

  金花在一旁愁眉苦臉地整理着賬本,纖細的眉毛擰成了一團:“東生,這可咋辦啊?這批貨要是賣不出去,咱們廠子可就虧大了。”

  李東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棉絮,故作輕松地說:“怕啥?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今天妙妙去鎮上小學報道,我先去送她,回來再想辦法。”

  金花歎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

  李東生從倉庫角落裡拖出一個麻袋,裡面裝着嶄新的棉制床褥,這是他特意為妙妙準備的。

  他把麻袋扛在肩上,牽着妙妙的小手,父女倆一路說說笑笑地往鎮上走去。

  秋風拂過,路旁的楊樹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演奏一首歡快的樂曲。妙妙穿着新做的碎花小褂,紮着兩個羊角辮,蹦蹦跳跳地跟在李東生身後。

  鎮小學比村小學氣派多了,紅磚砌成的兩層小樓,操場上還有嶄新的籃球架。

  李東生領着妙妙來到一年級教室,裡面已經坐滿了叽叽喳喳的小蘿蔔頭。

  一個年輕的女老師,梳着兩條烏黑油亮的麻花辮,笑容可掬地招呼着新生。

  報道手續很簡單,無非就是登記姓名、家庭住址之類的。

  李東生将妙妙安頓好,便準備離開。

  妙妙的小手緊緊攥着他的衣角,大眼睛裡噙着淚水,怯生生地說:“爸,我…我想回家……”

  李東生蹲下身子,輕輕撫摸着妙妙的頭,柔聲安慰道:“妙妙乖,我知道你舍不得家,可是上學是好事啊,能學到很多知識,以後就能像爸爸一樣,做個有文化的人。”

  “每天放學媽媽很快就會來接你,别怕。”

  妙妙眨巴着大眼睛,怯生生地問道:“真的嗎?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

  李東生笑着點點頭:“當然是真的,爸爸什麼時候騙過你?等放學了,媽媽就會來接你回家。”

  安撫好妙妙後,李東生環顧四周,發現許多孩子都帶着簡單的鋪蓋卷,中午就在學校的通鋪上休息。

  這些鋪蓋卷大多破舊不堪,有的甚至露出了裡面的稻草。

  李東生看着那些破舊的鋪蓋卷,心裡有點泛酸。

  孩子們蜷縮在上面,小小的身子仿佛随時會被寒風吹散。

  他想起妙妙柔軟的小臉,要是讓她睡在這種鋪蓋上,肯定要哭鼻子。

  他心裡一動,想起扛在肩上的麻袋。

  這幾床新褥子,妙妙一個人也用不了這麼多,不如……

  李東生走到一個看起來年紀稍大的孩子面前,蹲下身,輕聲問道:“小朋友,你中午也在這兒歇晌?”

  那孩子點點頭,有些拘謹地抱着自己的鋪蓋卷,露出一截瘦弱的胳膊,上面滿是凍瘡留下的疤痕。

  “叔看你蓋的薄,這天兒怪冷的,容易着涼。”

  李東生說着,打開麻袋,将嶄新的棉褥子抖落開來,“這褥子新做的,蓬松暖和,你拿去用吧。”

  那孩子愣住了,一雙大眼睛裡滿是驚訝:“給…給我的?”

  李東生笑着點點頭:“對,送給你了。”

  周圍的孩子們見狀,都圍了過來,眼神中充滿了羨慕。

  李東生索性将褥子撕成幾塊,分給了幾個鋪蓋最破的孩子。

  “叔,這…這怎麼好意思……”一個臉蛋凍得通紅的小女孩嗫嚅道。

  “有啥不好意思的,都是鄉裡鄉親的,互相幫襯着過日子嘛。”

  李東生爽朗地笑道,“你們好好學習,将來有出息了,比啥都強!”

  孩子們拿着嶄新的棉褥子,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像一朵朵綻放在寒風中的小花。

  李東生心裡也暖洋洋的,他找到宿舍管理員,說明了來意,并囑咐管理員幫忙照顧這些孩子。

  管理員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大爺,姓張,戴着一副老花鏡,說話慢條斯理的:“這位同志,你真是個大好人啊!”

  “這些孩子都是附近村裡的,家裡條件都不太好,學校雖然提供床鋪,但褥子啥的都得自己帶。你送來的這些褥子,可算是解決了他們的大難題啊!”

  李東生擺擺手:“張大爺,您過獎了。”

  送走李東生,張大爺扶了扶老花鏡,看着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抱着新褥子,心裡也樂開了花。

  這年頭,誰家都不容易,能有這樣一位熱心腸的同志,真是這些孩子們的福氣。

  他轉身走進辦公室,拿起掉了漆的搪瓷茶缸,咕咚咕咚灌了幾口涼白開,心裡琢磨着得把這事兒跟校長彙報一下。

  這校長可不是一般人,是從城裡來的大學生,年輕漂亮,聽說還是烈士後代,身上一股子革命的幹勁。

  張大爺尋思着,校長知道了這事兒,肯定得高興壞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