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4章 棉田
“我琢磨着,可以用這蘆葦編織隔離網,賣給那些養雞養鴨的,或者用來圍菜園子,肯定有銷路。”
“用蘆葦編網?”朱大炮一臉疑惑,“那玩意兒結實嗎?能擋得住雞鴨?”
“當然能!”孫大夫說道,“隻要編織方法得當,再用麻繩加固,比竹籬笆還結實!而且成本低,咱們村裡家家戶戶都有蘆葦,不用花錢買,還能廢物利用。”
村民們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覺得可行,有的則持懷疑态度。
李東生想了想,覺得孫大夫的提議确實不錯,便帶頭說道:“我覺得可以試試!孫大夫,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跟大家夥說說。”
孫大夫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前兩天去縣城,看到有人用鐵絲網圍雞舍,那鐵絲網又貴又不結實,還容易生鏽。”
“咱們這蘆葦網,環保又耐用,肯定能比鐵絲網受歡迎。”
“還有,”孫大夫頓了頓,指着魚塘,“這魚塘的活水引流,一直是個難題。”
“我聽說咱們村裡的老趙頭,祖傳一套‘活水引流’的本事,可以讓水塘裡的水保持流動,避免水質變差,對養魚很有好處。”
李東生一聽,眼睛一亮,連忙問:“老趙頭?哪個老趙頭?”
“就是村東頭,那個成天搗鼓草藥的老頭兒。”
孫大夫解釋道。
李東生立刻派人去找老趙頭,心裡盤算着,要是真能把“活水引流”的技術運用到魚塘裡,那養魚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老趙頭被幾個小夥子連拉帶拽地請了過來,一聽說是要讓他幫忙解決魚塘的活水問題,頓時來了精神,捋着花白的胡子,搖頭晃腦地說道:“這活水引流,可是門學問!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順勢而為’……”
老趙頭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玄之又玄的理論,聽得衆人雲裡霧裡。
李東生連忙打斷他:“老趙頭,你就說怎麼操作吧,我們都聽着呢。”
老趙頭這才停止了他的“理論演講”,指着魚塘周圍的地形,開始講解他的“活水引流”大法。
原來,他打算利用地勢的高低差,挖幾條引水渠,将附近山泉的水引入魚塘,再在魚塘底部設置一些暗渠,讓水循環流動,形成一個“活水”系統。
李東生聽完後,覺得老趙頭的方案雖然有些土法,但确實可行。
便立刻組織村民,按照老趙頭的指導,開始挖渠引水。
挖渠引水是個力氣活,村民們揮汗如雨,泥水濺得滿身都是。
饒是春寒料峭,也個個熱得脫了棉襖,隻穿着單衣。
“老趙頭,你這法子真靈!”
一個村民抹了把臉上的汗,咧嘴笑道,“俺以前咋就沒想到呢!”
老趙頭得意地捋了捋胡子:“這可是俺祖上傳下來的秘方,一般人俺可不告訴他!”
他說道,“這叫‘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争’,懂不?”
村民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不明白什麼意思,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水渠挖好後,清澈的山泉水順着渠緩緩流入魚塘,魚塘裡的水開始流動起來。
李東生看着這活水盈盈的魚塘,用手捧起一捧水,清涼的觸感讓他精神一振。“成了!這下養魚準沒問題!”
他轉頭對老趙頭說道:“老趙頭,你這本事真不賴!回頭我讓會計給你記上工分,再給你送兩瓶好酒!”
老趙頭一聽有酒喝,頓時樂得合不攏嘴:“哎呦,那敢情好!其實這‘活水引流’啊,還有更深奧的道理呢,我還沒跟你們細說……”
李東生連忙擺手:“行了行了,以後再說吧。我現在還有個想法,想跟大家夥兒商量商量。”
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既然這活水引流解決了,我琢磨着,咱們合作社那邊不是還有一塊荒地嗎?不如咱們把它翻了,種上棉花!”
“種棉花?”人群中有人疑惑地問,“咱們這兒适合種棉花嗎?”
“當然适合!”
李東生胸有成竹地說道,“咱們這兒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種棉花完全沒問題。而且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紡織工業,棉花可是緊俏貨!”
“李社長,您是紅星廠的副廠長,對這方面肯定了解。”
一個村民說道,“您說種,我們就種!”
李東生在紅星紡織廠擔任副廠長,對棉花的需求量自然清楚得很。
如果村裡能自産棉花,不僅能增加村民的收入,還能解決紅星廠的原料供應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我琢磨着,咱們可以搞一條龍服務!”
李東生興奮地說道,“從種棉花到紡紗織布,全部自己搞!這樣一來,利潤就全都是咱們自己的了!”
村民們一聽,都來了精神。
有幾個年長的村民還記得解放前種田交租的苦日子,一時間唏噓不已。
如今,不僅土地屬于自己,還有人教怎麼種地、怎麼賺錢,這番對比更讓他們充滿幹勁。
張老漢咂巴着幹癟的嘴,聲音洪亮地問:“東生啊,那些城裡人會買咱們的布嗎?咱到底比不過機械廠吧?”
“張叔!”
孫大夫顯然急性子,當即搶先說道,“為什麼不買?城裡機械廠工業先進是沒錯,可他們全靠進口原材料,成本高得吓人。”
“而咱們自産自銷,全是土生土長的優質棉花,就算布料品質差一點,可價格便宜,老百姓肯定喜歡!”
“是這個理。”李東生接過話頭,“張叔,您想啊,現在城裡人也精呢,便宜好用的東西才是硬道理。”
“咱的布就得主打‘實惠耐用’,瞧準老百姓過日子的需求。”
村民們開始交頭接耳,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期待。
見氛圍正好,李東生不失時機地揮揮手,召集大家圍到一起。
“今天這活兒咱們就先幹到這兒!剩下的地明天再整完。回去後好好歇歇,養足了精神,咱要打一場漂亮的‘棉花戰’!”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好嘞!”,人群裡頓時響起一陣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