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3章 金花的擔心
妙妙一溜煙沖出院門,紮着兩個羊角辮,眼睛亮得像星星。
她抱着兔子布偶,站在車邊小聲提醒一句:“小點聲,媽和嬸嬸等你們一晚上,現在屋裡生悶氣呢。”
王大壯伸手把孩子一把抱過來,大咧咧地笑着說:“啥事兒還能抵得過侄女這親勁兒!來,叔叔給你帶東西了。”
他說着就從牛車上一個舊麻包裡掏出個木頭做的撥浪鼓,遞給妙妙。
妙妙高興得直蹦。
“還有,給你妹妹我也賣了……”
可随即傳出有人不滿的聲音。
“大壯你沒完了啊?又亂花錢給孩子買東西!”
這話從屋門裡頭飄出來。
緊接着,李春花從屋裡疾步走到院子裡,手上還端着個盆,明顯是在洗菜做飯。
她走到王大壯跟前,叉着腰踢了他一眼:“你就會胡編!東西好不好都沖着買,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手裡幾個小票就冒了天際了?”
雖然嘴上嫌棄,眼裡卻藏不住樂意,看着妙妙開心的小模樣,她嘴角挑了又挑,返身往屋裡走去。
“真是刀子嘴豆腐心。”
王大壯嘿嘿笑着嘟囔。
李東生注視着這一幕,一邊輕輕拍了拍身邊的牛車毛驢的脖子,将手裡剩下的包袱提起。
他扭頭吩咐:“大壯,回頭把車收拾妥當再歇,你也别老是慣着妙妙,她還小,日子往後長。”
“知道了!”王大壯拖長了語氣,扯着驢車,一溜煙往後院走去。
李東生抱着包袱進屋,就看到金花側着身子,正低頭縫補什麼。
她眉眼溫柔,并沒有顯出什麼不悅。
“那邊都辦妥了,妙妙下個月就能在小學開課。”
李東生主動開腔,顯得鎮定從容。
他将包袱放在桌上,随意坐下,弄了弄手指頭上的灰。
金花手中的針線不曾停下,柔聲開口:“那就好。妙妙上學的事,我一直都記挂着。”
她轉頭看向他,眼裡盛滿溫柔,“學費、書本費這些,你都打點好了嗎?”
聽到這話,李東生眉頭一挑,無奈地笑了一聲:“學費這事兒,該出還得出,妙妙念了書,赢的是全家的将來。”
他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說,“市裡的訂單不是有了眉目了麼?尾款早晚下來。”
金花停下針線活,擡眼看着他:“錢的事兒也不能總心寬。咱上個月還壓了一批貨,那尾款人家擱到現在還沒交。”
“現在家裡開銷又大了,你心裡可得有個數。”
李東生把牛皮包掏出來,指尖掃了掃賬簿,似乎漫不經心地看了一眼:“不着急,頂多兩天尾款就下來了。咱紅星廠這季度的服裝款是按照市裡新開會調的樣式做的,定是搶手。”
“現在廣場上的那些公家營業員都盯着廠裡新式布料走模樣呢,商家也得争着進貨,遲早咱有錢周轉。”
她溫柔地笑了笑,表示理解和支持,轉身拉開抽屜去放針線。
而此時妙妙卻忽然跑了進來,抱住李東生的大腿:“爹,我會乖乖念書,好好孝敬你和娘!”
聽到孩子奶聲奶氣的話語,金花臉上笑意更濃。
她擡眼看着李東生,柔聲說:“村裡頭的日子是苦,你總想着帶着我們換條路走。”
“妙妙上學是好事,隻是……你東奔西跑這一年,我可真怕你哪天扛不住……”
李東生見媳婦語氣裡透着幾分擔憂,頓了頓,站起身拍拍她肩膀。
“難日子咱也能熬出頭。金花你放心。妙妙開的這個頭,咱李家就注定要有書香味兒了。”
金花低着頭不再說,屋裡的沉靜卻多了幾分煙火氣。
……
李東生坐在二樓廠辦的小屋裡,攤開了賬簿,一筆一筆仔細梳理着廠裡的賬目。
窗外是吱呀作響的紡織機聲,女工們來回穿梭的身影映出朝氣蓬勃的場面。
剛喝完一口粗瓷杯裡的老茶,門口突然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
“李副廠長,李副廠長,那幾名市裡的老闆又來了!”
一個穿着灰色工作服的車間工人探頭喊了一聲。
這幾個市裡的老闆都是找李東生訂過貨的。
看來反響很好啊!
李東生忙得連茶杯都沒放穩,趕緊站起身來。
他拉整了下身上有些褶皺的中山裝,推門而出,迎着跑來的工人問道:“來了幾個?”
“好像是三位,還帶着個秘書模樣的年輕人,正在廠門口候着呢。”
工人手裡還攥着根油膩的扳手,一臉帶着些許讨好。
“看樣子,挺講究的!穿得講究,說話也講究!”
李東生頓時精神一振,連聲說:“行,我知道了,先讓他們去會客廳候着,我馬上過來。”
他環顧辦公室一圈,視線落在了牆角一件繡花桌布上。
這桌布是春花去年農閑時拿回來的,原本放在家裡打算逢年過節用,現在倒成了救急的“寶貝”。
他亂糟糟的心思翻轉了一下,幹脆提起桌布,心想着——這種講究模樣的老闆,總得擺點兒排面。
六十年代講究的不多,但也不能顯得自己掉價了。
會議室簡陋,幾張拼湊的桌子,幾把缺胳膊少腿的椅子,牆上貼着幾張褪色的宣傳畫,上面印着“抓革命,促生産”的标語。
李東生趕緊讓人把繡花桌布鋪在桌子上,好歹顯得體面些。
然後自個兒趕到會客廳時,略帶憨厚卻不失從容地拱手打了招呼:“幾位貴客,怠慢了,怠慢了!”
來的是三位油光水滑的老闆,一個戴墨鏡的胖子、一位精瘦得看不到二兩肉的中年男人,還有一個文質彬彬,像是知識分子打扮的新面孔,後面還站着個拿着筆記本的年輕人。
胖老闆一擡眼,看到李東生那有些質樸中帶着滿滿幹勁的樣子,笑道:“李副廠長,這會兒廠裡忙着吧?可别因為我們耽誤大事啊!”
“哎,都是為大事奔波。”
李東生嘴角一彎,眼神自信。寒暄兩句,他邊說邊伸手示意幾人入座。
那繡花桌布早已鋪在了桌子中心,桌角的四邊展開着,邊緣的紅藍絲線花紋一圈圈描出了大奔馬,看着倒是别有一番農家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