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1961:分家後,我蓋房屯糧肉滿倉!

第一卷 第106章 倒買倒賣,投機倒把!

  周大勇哈哈一笑,“小李啊,你放心,這點小事,我還是能幫你搞定的。”

  “過兩天你再來一趟,我給你開個證明,就說是廠裡委托你加工的。”

  李東生滿意地點了點頭。

  随後。

  李東生和劉富貴,就離開了紡織廠。

  他轉頭對身邊的劉富貴說道:“劉哥,這次多虧你了,帶我認識周主任,這個人情我記下了。”

  劉富貴擺擺手,故作謙虛:“嗨,說什麼人情不人情的,你小子也幫了我大忙了,周主任那邊一直想弄點野味嘗嘗鮮,我這上哪給他找去?”

  “你小子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李東生笑了笑,沒接話。

  他心裡清楚,劉富貴這中間肯定撈了不少油水,不過人情世故嘛,誰也不容易。

  再說,以後少不了還要跟劉富貴打交道,這點好處,該給還得給。

  “劉哥,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李東生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劉富貴的肩膀,騎上自行車。

  後座上堆滿了五顔六色的布匹,像座小山一樣,搖搖晃晃地駛向了村子。

  回到村口,幾個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立刻被這“奇觀”吸引,紛紛圍了上來,像一群麻雀似的叽叽喳喳。

  “東生啊,你這是要幹啥?買這麼多布,是要給你媳婦金花做十床八床的被子啊?”

  村民李大嘴叼着旱煙,眯着眼問道,語氣裡帶着調侃。

  “去你的,大嘴叔,我媳婦哪用得着這麼多布做被子,我這是要發财了!”

  李東生跳下車,笑着回應。

  “發财?就靠這些破布?”

  另一個老太婆,人稱“碎嘴婆”,尖着嗓子質疑道,“這些布顔色這麼土,款式這麼老,誰會買啊?”

  “嬸子,您這就不懂了。”

  李東生笑着說:

  “這叫複古,現在城裡人就流行這個!我打算把這些布重新染色,設計一下,做成衣服拿到城裡去賣,還能帶動咱們村裡的婦女就業,讓她們也賺點錢。”

  此話一出,衆人更是驚訝,在那個年代,做生意可是件稀罕事,膽子小的都怕被抓個“投機倒把”。

  “東生啊,你可得小心點,别惹上麻煩。”

  一個老實巴交的大爺好心提醒道。

  “放心吧,大爺,我心裡有數。”

  李東生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推着自行車就往家走,留下身後一群人議論紛紛。

  回到家,金花和李春花看到滿院子的布匹,都吓了一跳。

  “東生,你這是……”

  “好東西!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的東西!”

  李東生興奮地将布匹搬進屋裡,然後把自己的計劃詳細地告訴了她們。

  包括如何染色、設計、招工等等,甚至連工資标準都定好了,就按照六十年代的标準,一天幾毛錢。

  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雖然李東生的決定,她們都支持吧。

  但……

  畢竟是投機倒把啊!

  “東生,這……這要是被發現了怎麼辦?”

  金花還是有些擔心。

  “放心吧,媳婦,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李東生安慰道,“周主任已經答應給我開證明,就說是廠裡委托我加工的。”

  見狀。

  兩人也不再多說什麼。

  随後李東生,就開始忙着将這些布匹按照顔色、材質進行分類。

  金花和李春花也沒閑着,她們一會兒幫着整理布匹,一會兒又拿着針線,修補一些邊角的破損。

  李東生本來想讓她們去休息,畢竟忙了一天,也夠累的。

  “你們去歇着吧,這點活兒我自己就能幹。”

  李東生勸道。

  “沒事兒,我們不累。”金花笑着說,“這點活兒算啥,以前在地裡幹活,比這累多了。”

  李春花也在一旁附和:“就是,東生哥,你就讓我們幫你吧,閑着也是閑着。”

  李東生看着她們認真的樣子,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她們不僅僅是想幫忙,更是想為他做點事情,表達她們的支持。

  這個年代的女人,大部分時間都圍着鍋台和孩子轉,很少有機會參與到外面的事情中來。

  但李東生不一樣。

  畢竟是從後世來的。

  他支持她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支持她們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一旁,妙妙也拿着一個小小的布塊,學着大人的樣子疊來疊去,奶聲奶氣地說:“爸爸,我也要幫忙!”

  李東生笑着摸了摸妙妙的頭:“妙妙真乖,等你長大了再幫爸爸幹活好不好?”

  妙妙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後又繼續玩她的布塊,時不時擡頭看看大人們,一副想要加入卻又插不上手的可愛模樣。

  屋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煤油燈的光芒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顯得格外溫馨。

  第二天早上,李東生難得睡了個懶覺。

  昨天晚上忙到很晚,直到妙妙都睡着了,他們才把布匹整理好。

  “咚咚咚……”

  一陣小心翼翼的敲門聲打破了清晨的甯靜。

  李東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開門,發現門外站着幾個村裡的婦女,她們都略顯局促地站在門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東生啊,我們聽說了你要招工的事兒,就想來問問情況。”

  一個年紀稍長的婦女鼓起勇氣說道。

  “是啊,東生,我們在家也沒啥事,就想出來賺點錢補貼家用。”

  另一個婦女補充道。

  “嬸子們,你們來得正好,我正愁找不到人手呢。”

  李東生笑着說,“我打算把這些布匹重新染色、設計,做成衣服拿到城裡去賣,所以需要一些人幫忙。”

  “那……那工錢怎麼算啊?”

  一個婦女小心翼翼地問道,生怕自己問的問題太唐突。

  “一天五毛錢,怎麼樣?”

  “五毛……一天?”

  幾個婦女面面相觑,眼神裡充滿了驚訝。

  一天五毛錢,這可是比在地裡刨食強多了。

  六十年代,一個農村壯勞力,辛辛苦苦幹一天活,了不起也就掙個一兩毛錢,五毛錢,足夠買上二斤豬肉,夠一家人好好吃上一頓了。

  “沒錯,一天五毛。”

  李東生肯定地點了點頭,“而且,如果做得好的話,以後還有可能漲工錢。”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幾個婦女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她們平時在家,除了帶孩子、做家務,就是偶爾幫着家裡人幹點農活,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幾個錢。

  現在有機會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對她們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東生,那……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幹活?”

  最先開口的那個婦女,搓着手,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

  其他人也眼巴巴地望着李東生,生怕他反悔似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