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大約這一年真是團聚之年。
在外漂泊多年,受盡折磨屈辱的寶妹終於要回家了。
她順利和家裡人聯繫上,雙方通信確認地址後,考慮到爹娘年紀大了,寶妹沒讓人來接,自己賣糧籌集路費,打算回家。
算算時間,大年十五是能趕上的。
知道消息,將寶妹從人販子老窩裡救出來的秦小妹找上門,直接幫她出了路費,讓她儘快回家盡孝。
「這!這咋行?小妹,你幫我的已經太多太多了,沒有你就沒有我今天,錢你拿回去,我不會要的!」寶妹不肯收,還要把剩下的糧食送給秦小妹。
「拿著吧!這是救急呢,難道你不想早點回家?」秦小妹硬把錢塞進寶妹懷裡,隨後狡黠一笑。
「再說了,這錢是借給你的,你回去可得給我寄信保持聯絡,我等著你還錢給我。」
這不是矯情的時候,都說窮家富路,光有車票錢怎麼夠?出門在外身上的錢自然越多越好。
見秦小妹這樣說,寶妹心裡溫暖,知道她的用意,也不推辭了,乾脆的收下錢,狠狠點了兩下頭,堅定道:「我曉得!你放心吧,我以後十倍百倍,千倍萬倍的還給你!多謝你,小妹,真的多謝你了!」
於寶妹來說,秦小妹一次又一次救她於水火之中,以前解放了她的肉體,現在又解放了她的靈魂,將她送回了家。
便是再造之恩也就這樣了,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臨走也是秦小妹送她去火車站,剩下的兩位被拐婦女一直送到村口,望著寶妹,滿眼羨慕。
她們倆是等不來家人了,已經決定要紮根大溪溝村,好歹這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她們也想通了,既然家是由家人組成的,一家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那她們以後就是大溪溝村人了。
和秦小妹一樣自己選擇家人也挺好,隻要勤勞、樸實、真誠,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與大溪溝村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一一道別,寶妹坐在秦小妹的自行車後座上,紅著眼睛,揮手和這片居住了三年,給了她無限希望的土地告別。
她也隻是個平頭老百姓,家裡爹娘年紀都大了,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看看。
上火車之前,寶妹抱著秦小妹痛哭一場。
嘴裡不停重複著,「千萬不要忘記我!一定要給我來信!」得到秦小妹切實的回復後,才一步三回頭擠上火車,踏上回家的路。
直到載著寶妹的火車開走,秦小妹死咬嘴唇強忍著的眼淚才掉下來。
打心底裡,秦小妹為這個命運多舛的姑娘感到開心,同時也憂愁她回家以後的生活。
當然,當著寶妹的面兒肯定隻能說些開心的話,叮囑她一切往前看,至於以後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寶妹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一個人有良心就壞不到哪兒去,如果她的生活當真困難,秦小妹不介意幫上一把。
已經到公社了,秦小妹順路去了一趟郵局,果不其然拿到了滬市寄過來的包裹和幾封信。
趙芬蘭下決心要做小生意,她全家反對情緒強烈,天天在家吵吵,隻有秦小妹這個遠在千裡之外的舊友支持,兩個人因此聯繫頻繁許多。
信件裡秦小妹以過來人的角度出發,為趙芬蘭的事業提了不少建議,讓她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今她在離家不遠處的市集上擺攤賣書,聽說生意很不錯。
攢了些錢,交了家用以後家裡不再吵吵鬧鬧,連帶著哥哥嫂子和爸爸媽媽對趙芬蘭的態度也轉變很多。
家裡人不再覺得自己是胡鬧,趙芬蘭總算可以全心全意的經營自己的小生意。
在今次的來信上,她說社區準備在百貨大樓門口和十字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區域投放報亭,鼓勵閱讀提高全民素質。
趙芬蘭打算和家裡借點兒錢,也去租一個,今後賣書就不怕風吹雨淋了,位置好也能多掙點兒錢。
知道以後幹個體戶的人隻會越來越多,秦小妹覺得趙芬蘭能有這魄力借錢早早將生意穩定下來,實是好事。
思考著回信的內容,秦小妹又拿出趙芬蘭隨信寄過來的東西。
是些滬市當地的特產,還有一本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秦小妹認識封面上的字,但她兩輩子從來沒看過這本書,不知道裡面寫的是什麼。
單從封面上來理解,她感覺很疑惑,她一個裁縫幹嘛要知道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知道了又能咋樣?
算了,回去慢慢研究吧。
其餘兩封信來自洪燕燕和劉亞琴。
二人給留在大溪溝村的方桂華和秦小妹送來新年的祝福,同時也說了她們的近況。
總體來說大家的生活都還挺不錯的,讓人欣慰。
這時候過年,年味可足了。
雖說物質方面沒有後幾年那麼多的選擇,但不論鄉下還是城裡,大家臉上的笑容都明晃晃的掛著,那是真開心,非常感染人。
到處都放假,街道上全是人,尤其供銷社裡更是人擠人,腳後跟摞腳後跟。
一年之中隻有這兩天經濟自由,得了壓歲錢的小孩子們圍在副食品櫃檯前,對著糖球、雞蛋糕流口水。
心裡計算著怎麼才能合理規劃手裡不多的錢,吃到最多的零食,圍的水洩不通。
本來不想跟他們搶的,但秦小妹想去看看欣欣和鴻飛,肯定要給他們帶些甜嘴的東西,不得已,隻能硬著頭皮往裡擠。
萬幸隻有小孩子才做選擇,秦小妹財大氣粗,櫃檯上的糕餅點心,小孩子喜歡的都裝了一份。
兩相一對比,售貨員更願意接待她這樣爽快的客人,很快就給打包好,優先給秦小妹結賬。
不知道張木蓮兩口子有沒有在各自的單位值班,秦小妹思量著,萬一他們上班兒去了,孩子指定要送回老張家,便先去瞧了瞧張家老兩口。
萬幸沒跑空,張家宅裡不僅有兩個孩子和張木蓮,甚至連張水蓮也在。
這可是個稀客,比秦小妹這個外人還要稀客的稀客。
「小姨!」
看見秦小妹拎著大包小包過來,原本在客廳裡畫畫的高欣欣和高鴻飛姐弟倆眼前一亮,爭先恐後往她懷裡鑽,都想第一個和漂亮小姨貼貼。
如今的高欣欣早已經不是大溪溝村的小妮兒。
她長高了,也長胖了,黑黃粗糙的皮膚變得細膩光滑,原本稀疏的頭髮現在也可以和秦小妹一樣梳成兩條大辮子,整個人又健康又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