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隻要999
第二天,夏照午早起去了一趟古玩店一條街。
在京城繁華地界,有一條古樸又具有年代感的街,裡面有數不清的店,大店、小店、賣什麼的也都有,被稱為古玩十八街。
昨天聽白母講白老爺子喜歡文房四寶,所以就想著往這裡來碰碰運氣。
她先後逛了幾家文房店,裡面看了好幾個硯台和毛筆,但那些都是高仿贗品。
「欸欸欸,姑娘這個硯台可是清朝出土的。你要想要,我給你打個八八折。」一家文房的老闆扯著嗓子大喊。
「不要。」夏照午面無表情。
「要不七折?」
「不要。」
老闆又不死心的說,「五折!可不能再少了!」
「你說你的硯台是清朝出土的?」夏照午扭頭看那個老闆。
「對啊」文房店老闆拍拍胸脯說,「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可是乾隆時期的,據說還是乾隆爺用過的。」
「乾隆時期的端硯判別一個重要環節是看古硯的「包漿」。包漿是依附在硯的表皮的一層自然光澤,它是經過數百年來硯材的自然老化和經人的日夕摩挲而形成的,決非一朝一夕之功。硯的包漿可以證實硯的新舊,年份的久遠程度。近年來有人為仿古硯將新硯用化學方法,煙薰方法,墨垢,茶葉水浸漬等方法做舊,竭盡心力,做成包漿,但終因光澤過於劇烈,包漿在硯面的依附深度不夠而易被識破。」夏照午指了指那個硯台的一面說:「你這個硯台表面的包漿光澤都能反射出太陽光了。而且你這個硯台太過新了,一點年代變遷帶來的風化、損害都沒有。」
那文房老闆額頭上沁了一層薄薄的汗水,隨著夏照午不緊不慢的說完,他訕訕的笑笑:「小姑娘年紀輕輕的,對這個很懂啊。」
「了解一點。」
店老闆尷尬的笑笑,「這是個贗品,是個高仿。」
夏照午旋即一笑,沒說什麼就離開了這家店。
夏照午往前走的時候,見一個空地前有一個人坐在一個小馬紮上,身前放著一塊灰褐色的布,布上放置著各種各樣的古玩。
夏照午蹲在地上細細打量著布上放著的古玩,其中有一支毛筆吸引了她的注意。
「妹妹,看中了?」坐在小馬紮上的那個人面目深邃,渾身帶著一股子匪氣。
「這可是清朝年間乾隆皇帝用過的毛筆。」
夏照午:「…………」
這個時候,就是有些無語。為什麼碰上的都是乾隆皇帝用過的物件?!
能不能換一個皇帝說?
夏照午手中拿著的是黑漆描金紫檀木管貂毫提筆,筆為紫檀木管,飾以黑漆描金纏枝花卉,信手勾繪,線條流暢。提筆帶鬥可納粗毫,是清代較為流行的筆式,適宜書寫碩大的字體。
不得不說,這支毛筆確實是清朝時期的毛筆,但究竟是不是乾隆皇帝用過的那就未可知了。
「乾隆皇帝用過,你看見了?」夏照午挑眉看向他。
「額……」那青年人哈哈一笑,「小姑娘你可真逗。」
「多少錢?」夏照午問。
「我這小本生意,不要99999,不要9999,隻要999。」
夏照午:「…………」
這大哥是來濟貧了嗎?還是他也不知道這支毛筆究竟是真是假?
夏照午頗有些無語的看著他,「你這不是清朝的毛筆嗎?你就賣999?」
那青年人長嘆一聲,哀聲道:「人在江湖飄,哪能兜裡沒錢呢。我家裡斷了我的糧,我得自己找飯吃,總不能餓死吧。」
「你……這些不會是你從你家裡帶來的吧?」
她隱晦的說了帶,而不是偷拿。
夏照午看著此人低調的穿著下隱藏著一顆金光閃閃的帶著24k純金的靈魂,猜測這人可能是哪個富貴人家的孩子。
說孩子可能也不太對,可能是大哥過渡到大叔的那個年齡級別。
整個人看著很頹廢,又很匪。
她很大程度上認為他是和家裡人鬧彆扭離家出走了,並且走的時候……順走了家裡的一些收藏品。
因為,據夏照午看出來的這幾個文物,都是真品。
「你放心,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收藏品。」那大哥說,「保證不會給你帶來售後的麻煩。」
按照乾隆年間的毛筆價格來講,一支毛筆的價格大約能賣到二百萬以上,這人隻賣999,可見是窮到了一定的地步。
「大哥,你不覺得自己很可疑嗎。」夏照午說,「乾隆年間的毛筆最起碼二百萬往上,你賣999,誰敢買?」
「嘖」大哥一拍大腿,又是一陣長籲短嘆。
「我原本是賣三百萬的,但沒人買啊。我隻好一降再降結果就降到了999。」
一千塊錢買個乾隆年間的毛筆,說出去別人都不敢信的。
但這個價格估計也沒人敢買,遇上懂行的會覺得拿999買個乾隆年間的毛筆那是發了一筆橫財,但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誰會花一千塊錢買個這麼貴的毛筆呢。
「我按原價買。」夏照午看著他這可憐樣子,也不願意拿著這麼一個低價去買一個珍品。
「啥!」大哥驚訝的看著她,「你花三百萬買?」
「嗯。」
「小姑娘仗義啊!」大哥眼冒金星,激動的語無倫次,「大哥一個月的生活費有保障了。」
「…………」
夏照午現在就明白了,網上流傳的那句話:一千塊錢餓不死,一萬塊錢也能花。
「小姑娘,看你這麼支持哥哥的份上,哥哥再免費送你一副字畫。」
大哥起角落裡的一副畫,隨手將那個毛筆和畫放到了一個黑色塑料袋子裡遞給了她。
「你的卡號是什麼?我給你轉過去。」
大哥麻溜的報出了自己的銀行卡號,夏照午從卡裡給他轉過去。
大哥得了三百萬,一口白牙都露了出來。
「妹妹,下次再來哈!」
一上午的時間差不多花在了挑選禮物上,買好東西後夏照午就打車去了白家老宅。
白老爺子的七十壽宴就在白家老宅舉辦。
她也沒換衣服,沒將那毛筆再用精緻的禮盒裝飾,就提著一個黑色塑料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