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1961:分家後,我蓋房屯糧肉滿倉!

第一卷 第311章 補鈣丸,魚做的

  李東生擺擺手,謙虛地說道:“哪裡哪裡,都是運氣好。”

  這時,孫大夫從櫃台後面拿出一個小瓷瓶,神秘兮兮地說道:“李同志,你來看看,我新研制出來的,你幫我嘗嘗?”

  李東生好奇地接過瓷瓶,打開一看,裡面裝着一些灰白色的藥丸,聞着有一股魚腥味。

  “這是什麼?”

  李東生疑惑地問道。

  “魚骨補鈣丸!”孫大夫得意地宣布,“用紅鲫魚的魚骨磨成粉,再加了一些中草藥,可以補鈣強身!”

  李東生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營養不良是普遍現象,這魚骨補鈣丸可是個好東西啊!

  “孫大夫,你這想法好啊!這紅鲫魚現在多,魚骨頭本來也是扔了,做成藥丸,既不浪費,又能補鈣,一舉兩得!”

  李東生贊歎道,又轉頭問金花:“你覺得呢?”

  金花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連連點頭:“是呀,妙妙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也需要補鈣。”

  一旁正在整理藥材的趙小六也湊了過來,一臉興奮:“那可不,孫大夫可是咱們鎮上醫術最好的!他研制的藥,肯定錯不了!”

  李東生和金花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裡看出了一絲揶揄。。

  孫大夫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這藥效還得再觀察觀察,不過初步試驗效果還不錯。”

  “東生同志,你要是信得過我,就拿回去給妙妙試試,看看效果如何。”

  李東生接過瓷瓶,鄭重地點了點頭:“行!我信得過你!這要是真成了,咱們就擴大生産,造福鄉裡!”

  “對對對!擴大生産!”趙小六在一旁激動地附和道。

  李東生心裡想着,這紅鲫魚的捕撈量大,魚骨成本低,要是主打性價比,肯定能賣得不錯。

  等過段時間村裡安穩下來,就着手準備這事兒。

  在孫大夫的藥房裡又聊了一會兒,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李東生一家才起身告辭。

  回到家,家門口果然清靜了,總算能喘口氣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東生一家過上了難得的安穩日子。

  妙妙每天按時服用魚骨補鈣丸,李東生也留心觀察着她的變化。

  除了捕魚和琢磨魚骨補鈣丸的事兒,李東生也沒忘了妙妙的學習。

  到了,晚上。

  李東生反正也沒事,就打算教妙妙算術。

  今年上小學的妙妙,跟每個普通的小學生一樣,對算數都有點困難。

  “妙妙,你看,這三斤魚加上兩斤魚,是多少斤魚啊?”李東生指着桌上的算盤,循循善誘。

  妙妙歪着小腦袋,掰着手指頭數了半天,才不确定地說道:“五…五斤?”

  李東生笑着摸了摸她的頭:“對啦!妙妙真聰明!不過,以後算數不能光靠數手指頭,要用算盤,這樣算得更快更準。”

  說着,李東生拿起算盤,熟練地撥動着算珠,一邊演示一邊講解:“你看,三斤魚,就在算盤上撥三個珠子;兩斤魚,就再撥兩個珠子。加起來,就是五個珠子,也就是五斤魚。”

  妙妙看得津津有味,也學着李東生的樣子,笨拙地撥動着算珠。

  李東生耐心地教導着妙妙。

  “妙妙,學習不能隻靠死記硬背,要理解,要靈活運用。”

  李東生語重心長地說道,“就像捕魚一樣,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

  妙妙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繼續練習着算盤。

  李東生看着妙妙認真地撥弄算盤珠子,心裡湧起一陣暖意。

  這孩子,雖然算術不開竅,但好歹肯學。

  不像其他小孩小時候,成天想着上山掏鳥窩,下河摸魚。

  想到摸魚,李東生心裡一動,這魚骨補鈣丸的事兒得抓緊了,年前得再撈一網,不然過了年開春魚就不好捕了。

  “妙妙,今天就學到這裡吧,爹去給你燒洗腳水。”李東生拍了拍妙妙的頭。

  妙妙一聽,立馬放下算盤,一溜煙跑去拿洗腳盆。

  金花從廚房探出頭來:“東生,鍋裡的熱水多着呢,直接用吧。”

  “哎!”李東生應了一聲,拎着水壺往妙妙的洗腳盆裡倒熱水,又兌了些涼水,試了試水溫,遞給妙妙:“來,洗吧。”

  看着妙妙白嫩的小腳丫在水裡撲騰,李東生心裡盤算着捕魚的事。

  這幾天上門求他辦事的人少了,估計是快過年了,都忙着置辦年貨。

  這也正好,年前這最後一網魚,得好好計劃一下。

  ……

  翌日。

  閑得無聊的李秋生看李東生在門口伸懶腰,笑嘻嘻的說:

  “三哥,你這幾天清閑了啊,沒人來煩你了?”

  李東生笑着說:“可不是嘛,總算能喘口氣了。想着年前再去撈一波魚,你小子去不去?”

  李秋生一聽,眼睛一亮:“去啊!咋不去!我去叫上大壯哥!”

  說完,一溜煙跑了出去。

  沒過多久,李秋生就帶着王大壯回來了。

  王大壯甕聲甕氣地說道:“東生哥,聽說你要去撈魚,算我一個!”

  李東生搓了搓手,呼出一口白氣:“行,你倆小子也别光顧着高興,這天寒地凍的,魚不好撈啊。這樣,你倆去村裡吆喝一聲,多叫幾個人,咱們一起上山,也好有個照應。”

  李秋生一聽,拍着胸脯保證道:“三哥你放心,這事兒包在我身上!”

  說完,拽着王大壯就往村裡跑,一邊跑一邊扯着嗓子喊:“撈魚去喽!東生哥請大家夥兒上山撈魚去喽!”

  王大壯嗓門更大,跟個大喇叭似的,甕聲甕氣地跟着喊:“撈大魚喽!過年加菜喽!”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上了山。

  走到冰凍的河邊,衆人傻眼了。

  這河面上的冰,比往年厚了不止一倍,簡直跟鐵闆似的。

  “我的乖乖,這咋撈啊?鑿個洞都費勁!”

  老劉頭拿着鋤頭,敲了敲冰面,鋤頭都被震得嗡嗡響。

  其他人也紛紛議論起來:“是啊,這冰太厚了,就算鑿開了洞,魚也未必能上來。”

  “我看還是算了吧,這天怪冷的,别再凍感冒了。”

  李秋生和王大壯也有些傻眼,他們沒想到冰層會這麼厚。

  李東生倒是沒慌,他蹲下身,仔細觀察了一下冰面,又用手摸了摸,心裡琢磨着對策。

  “哥,這…這咋辦啊?”

  李秋生搓着手,焦急地問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